樺甸市有著極為豐富的能源、礦產、森林、旅游等自然資源,是吉林省乃至全國不多見的資源大市。
能源資源 包括水電載能和油頁巖綜合開發兩大板塊。我市境內有二道松花江、第二松花江、輝發河三大水系,連接著251條中小河流,是東北地區水能資源最豐沛的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250萬千瓦,可開發量178.2萬千瓦。聞名亞洲的白山、紅石兩座水力發電廠就座落在樺甸境內,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近年來,我市將水電產業確定為主導產業,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目前,白山發電廠抽水蓄能電站及防霧化工程已建成投入運行,西金溝、小紅石、萬兩河等小水電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全市水電總裝機達到210萬千瓦。隨著白山電廠四期和一批小水電項目建成運行,預計未來五年,全市水電總裝機可達400萬千瓦,樺甸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電之城。樺甸市的油母頁巖儲量十分豐富,油頁巖保有儲量達4.9億噸,含油率居全國首位,加權平均含油率為10.81%,最高值可達21.56%,儲量總價值達292億元。油頁巖綜合開發項目已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計劃投資總額34.09億元。目前,資源整合和技術引進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礦產資源 全市已發現各種礦產55種,儲量總價值近600億元。其中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鋇、鈦的儲量達30億噸,是吉林省四大鐵礦基地之一;黃金保有儲量達21297公斤,年產黃金6萬余兩,居全國第八位,素有“長白山下黃金國”的美譽;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硅灰石、白云石、大理石、霞石正長巖、泥炭等,儲量達6億立方米,特別是霞石正長巖和鉀長石在我市轄區內儲量巨大,是生產高檔地面磚的主要原材料。近年來,我市重點圍繞鐵精粉擴能、氧化還原鐵、直接還原鐵、改性方解石超細粉綜合開發,鉬礦開發、墨綠石材深加工、黃金冶煉及尾礦開發、陶瓷地磚等重點項目,出臺市場準入標準,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擴大礦產項目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從而建立起對非礦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的補償機制,實現“以礦養加”。目前,全市鐵精粉生產能力達到150萬噸,方解石超細粉生產能力達到12萬噸,鉬精粉生產能力達到2000噸,陶瓷地磚生產能力達到1350萬平方米。
林木資源 樺甸市是吉林省林業重點縣市和主要木材生產基地之一。林地總面積達769萬畝,占幅員面積的82%,其中森林面積625萬畝,占全省森林總面積的5.7%;疏林面積11.2萬畝,宜林地面積53.3萬畝。木材蓄積總量達839.8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為100萬立方米,年采伐量30多萬立方米。樺甸市林木資源以樹種繁多、材質優良著稱,主要有紅松、魚鱗松、杉松、冷松、落葉松、水曲柳、黃菠羅、胡桃秋、柞樹、色樹、椴樹等50多個樹種,是生產各類地板塊和高檔實木家俱的優質原材料基地。林木資源開發重點圍繞紅石中密度板廠、林鼎木業、惠邦木業、緣林木業等龍頭企業,著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精深加工水平。
長白山特產資源 樺甸地處長白山余脈,野生食品資源十分豐富,境內野生植物共有142科2700多種。其中山野菜總儲量達1.5萬噸,目前采集利用的有蕨菜、刺嫩牙、薇菜、猴腿、山芹菜、柳蒿牙、山胡蘿卜等200多個品種,采集量達4300噸;山野果總儲量達19.7萬噸,目前采集利用的有松籽、核桃、榛子、山葡萄、山梨、山丁子、刺玫果等,采集量達4.3萬噸;野生食用菌儲量約1200噸,目前采集利用的有趟子蘑等,年采集量達750噸。作為“關東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的主產地,樺甸境內有野生、家植中藥材148科800余種,其中野生中藥材面積為4.9萬畝,總儲量800噸,主要以五味子、貝母、黨參、天麻、柴胡、黃芪、刺五加、月見草為主;家植中藥材主要以原參野植、貝母、沙參、刺五加、灰蘇子、天麻、五味子為主,年可作貨面積達1998公頃,產值5330萬元。樺甸還是中國林蛙及林蛙油主要原產地,年可生產林蛙油干品40噸,產值高達1.2億元,產品遠銷韓國、日本及東南亞。2006年,北藥林蛙產業科技示范園區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科技富民強縣試點項目。我市已經確立了以林蛙產業為主導的長白山綠色特產業發展思路,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省內最大的長白山特色食品園區,同時依托“中國林蛙原產地”品牌優勢,積極申報“中國·長白山林蛙之都”,進一步推進我市長白山特色產業集約化、規?;\作。
旅游資源 樺甸市境內山環水繞,風光秀麗,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獨具特色。自然景觀以“三湖一山”為代表,肇大雞山景區和紅石湖景區相繼于2003年和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人文景觀有西山古墓群、壽山仙人洞、蘇密古城和最近發現的漢代石刻,其中乾隆皇帝巡游幸賜的“壽山仙人洞”,是吉林省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舊石器時代人類洞穴遺址;唐代遺址蘇密古城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業游資源方面,我們有亞洲最大的地下發電廠——白山發電廠,有“中國黃金第一礦”——夾皮溝百年礦井。紅色游資源方面,作為東北抗聯重要根據地,魏拯民殉國地已被列為吉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區,頭道溜河密營、蜂蜜頂子會址、會全棧戰跡地、馬馱子溝密營等抗聯活動地已納入全省紅色旅游規劃。此外,作為中國林蛙原產地和重要集散地,樺甸正成為省內外美食家和釣魚愛好者的樂園。近年來,按照把旅游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的目標定位,我市全面加快旅游資源整合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初步形成了六個景區、三條線路,于2006年9月成功舉辦了中國·樺甸首屆白樺節,同時全面啟動了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各項工作。在不久的將來,樺甸將建設成為集觀光、休閑、度假、美食于一體的長白山下休閑之都、垂釣之城。